中聯社-中國聯合通訊社

那盞燈,亮着——追記哈爾濱南崗區法院法官張琛

來源:中聯社 發布時間:2022-07-15
分享到:

7月8日一早,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贲琪如往常一樣推開辦公室的門,一句“早上好”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就驚慌地發現法官張琛暈倒在地,不省人事。120迅速趕到,但最終搶救無效。張琛因突發疾病,永遠地倒在了他專注的、熱愛的、甘願為之奮鬥一生的工作崗位上,年僅39歲。

proxy

張琛離開後,同事翻看了他的手機,發現他與家人最後的聯系,就隻是微信上的一段簡短對話。張琛的愛人問他什麼時候回家,張琛隻來得及回兩個字——“加班”。就是這簡單的兩個字,成了兩人最後的告别。

走時未走,來時已來

“晚上10點,琛哥辦公室的燈還亮着。”值班幹警孫陽對張琛離開前的那一晚印象極深。

深夜亮着燈的窗口,擺滿大半個辦公桌的卷宗,是張琛為司法事業奉獻青春和汗水的生動注腳。

13年前,張琛通過公務員考錄,來到南崗區法院,成了刑事審判庭的一名法官助理,後曆任政治處幹事、院黨組秘書、刑事審判庭及家事少年審判庭審判員,最終成長為家事少年審判庭副庭長。先後獲得哈爾濱市法院系統個人三等功1次、先進個人4次,南崗區政府嘉獎3次。

在同事的眼裡,張琛永遠是工作中最“拼”的那個。加班餓了,一塊面包、一杯茶水,就是一餐。他就像一個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陀螺”,總想盡己所能,把案子辦得好點、再好點。“常常是我下班的時候他還沒走,我來上班的時候發現他早已經來了。”同為家事少年審判庭副庭長的魯少華回憶道。

走時未走,來時已來——這是張琛給同事們留下的最深印象。無數個寂靜的深夜,他就是這樣埋首于厚厚的案卷中,懷着對審判事業的滿腔熱忱和對人民群衆的深厚情誼,用心、用力、用情辦好每一起案件。擔任審判員期間,張琛累計審理案件千餘件,綜合結案率達95%,連續多年案件審判質效排序靠前,且無質量差錯。

疫情期間,張琛負責審判工作主責主業的同時,第一時間請戰,脫下法袍、換上“白甲”,下沉哈達村、王崗鎮等高風險地區,負責夜班值守。領導和同事勸他多休息,張琛卻總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努力一點,他把這樣的話傾訴在辦案劄記中:“讓組織放心,讓群衆滿意,是我最大的願望。”

一聲“琛哥”,永遠的“琛哥”

回憶起和張琛相處的點點滴滴,贲琪幾度哽咽。在贲琪的描述裡,張琛是一個溫暖、細心、随和的好大哥,遇到事情,總是堅定地站在她前面,讓她覺得任何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平時,贲琪和院裡的年輕人一樣,親切地稱呼他“琛哥”。

一次案件中,贲琪遇到了一個情緒激動的當事人,語氣極不和善,好像下一秒就要和贲琪動起手來。剛來法院不久的她哪裡見過這種場面,頓時手足無措、慌亂不已。這時,張琛一把把贲琪拉到後面,擋在她和當事人中間,“咱有什麼事兒好好說,别為難人家小姑娘。”話語簡單而平和,卻給贲琪帶來了莫大的安全感。随後,張琛耐心地和當事人進行溝通,當事人也對自己的行為表示了歉意。

平時工作中,年輕人有不懂的法律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琛哥”。張琛做過黨組秘書,起草過法院工作報告,文字水平一流,大家更是常常把寫好的文字材料、宣傳稿件拿給“琛哥”,讓他幫忙看看、提點意見。一起加班晚了,張琛就自掏腰包給大家訂飯、訂水果,回去的時候貼心地為大家打好車,甚至幫忙付了車費。他就是這樣,細心、熱心、無微不至。

東華苑和西華苑是哈爾濱市最大的兩個殡儀館。就在前不久,因為一起案件涉及司法鑒定,贲琪需要前往東華苑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協商。張琛聽說後,攔着沒讓贲琪去,“你一個女孩子,就别去見這種生生死死了,回來再難受。”

那天,贲琪沒有去,張琛去了。為此,張琛又加了個夜班,才把白天落下的工作任務補回來。但贲琪怎麼也不會想到,幾天前,自己還被“琛哥”護着,沒來得及為别人的生離死别傷感;幾天後,自己卻站在了西華苑的追悼廳裡,面前,她的“琛哥”靜靜地躺在那裡,閉着眼睛,再也不能護着她了。

投身法治建設的洪流

很少有人知道,提起法律條文如數家珍的張琛,曾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工男”。在哈爾濱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畢業後,出于對法律的熱愛,張琛考取了黑龍江大學的法律碩士,并最終走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審判工作崗位,成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奮鬥者和踐行者。

正是這樣的特殊求學背景,讓張琛的身上融合了理科生的邏輯思維和法學生的嚴謹細緻,既有學習上的“鑽”勁,又有對工作的“韌”勁。在刑事戰線任職期間,張琛依法妥善審理了上級督辦的“黑惡傘”等一大批法律關系錯綜複雜、被害人衆多、社會影響較大的疑難、複雜案件,參與承辦了黑龍江省留置第一案——哈爾濱市松北區對青山中心衛生院原院長馬文彬私分國有資産、貪污案,主審了南崗區法院首例适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涉衆型刑事案件——被告人鄭某剛等27人詐騙案,案件均實現了實體和程序的“雙重正義”,取得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高度統一。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走下去,做到最好,無愧于心。”張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一次庭審、每一份文書,他都精心打磨、仔細雕琢,大到事實認定、法律适用,小到錯别字校核、标點符号使用,都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反複修訂,孜孜不倦。任何人找他打聽案子、說情,張琛都隻有一句話,“法律怎麼說,案子怎麼判!”對法律常懷敬畏之心,是他做人做事的準則和信條。

用法律守護“少年的你”

家事少年審判庭是張琛審判生涯的最後一站。

婚姻家事類案件是民事領域最主要的案件類型之一,涉及争議類型複雜多樣。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張琛始終堅持“和為貴、調為先、重修複、扶弱勢”的工作理念,着重修複婚姻家庭案件當事人的情感矛盾,維護穩定和諧的家庭關系,并及時發現和處理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問題,将審判工作向人性化延伸。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國事”。在審理一起撫養費糾紛案件時,張琛發現孩子母親對孩子疏于照顧和教育缺失,于是發出了黑龍江法院系統首份家庭教育令,裁定孩子母親每兩周至少探視孩子一次,多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充分給予其來自母親的關愛。裁定書字字真誠、句句入心,滿滿都是對未成年人成長的關心關注。

婚姻家事案件之外,少年審判工作更被張琛視為重中之重。在他看來,少年是明天、是希望、是未來,少年們眼中的光,就是法院人的星辰大海。少年審判工作是“特殊的希望工程”,他把對家庭、對女兒的愧疚都彌補給了一個個案件中的少年們,努力實現對未成年人權益的全方位保護。

在審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張琛結合具體案情及相關法律規定,作出了南崗區法院首份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決定書,積極消除未成年人因犯罪記錄産生的标簽效應,降低輕罪前科對他們回歸社會的影響。在其他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張琛也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每一個犯錯的孩子,努力成為他們的“燈塔”,為在黑夜中迷失的他們指引前進的航向。

為切實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張琛還主動請纓,經過重重考核和選拔,兼職黑龍江省農墾哈爾濱管理局高級中學法治副校長,以專業力量引導和幫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學生們都喜歡“張老師”上的法治課,遺憾的是,他們的“張校長”“張老師”“大哥哥”,再也不能陪伴他們一起成長了……但相信,張琛在同學們心中種下的一顆顆法治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讓法治信仰始終伴随着他們長成參天大樹。

赤子之心不言悔,熱血青春著華章。長夜漫漫,星月同明,張琛辦公室的燈滅了,但那些如張琛一般,“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法官們心中的燈,卻永遠亮着······(朱善永  張天麟法萱)

責任編輯:徐濤